我国商品混凝土机械有两个突出特点,也可以说是当时的状况,那就是:

  (1)单机品100%是30~40年代的老产品;

  (2)混凝土泵、车、站100%是进口产品,主要是德国、日本产品。这两个特点就反映了当时我国混凝土机械发展水平,也是与国际水平存在的差距。

  1984年,在建设部的支持下,由长沙建机院牵头,提出了国产混凝土机械产品更新换代的方针。首先,针对当时我国现状,于84年初在长沙开展了全国性的混凝土机械大比武与评奖,实际上也就是进行产品选型。通过行业专家反复论证比较,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发展趋势,对已有产品,认为混凝土搅拌机中的反转出料式和卧轴式较有前途,虽然当时该型产品还不成熟,但技术与市场潜力巨大。84年,全国集中了70~80人的联合攻关队伍在长沙,对反转式150型、200型、350型、500型和卧轴式200型、250型、350型、500型等2个系列8个产品进行联合,, 同时在全国选择了10个厂进行试制。随后,针对由于各厂制造工艺不同的具体情况,联合攻关小组又组织开展了工艺上的学术交流,并且将6个厂的整个制造工艺过程通过录像记录下来,相互交流。同时,成立了专家鉴定委员会,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制订了混凝土搅拌机械新标准,上报到建设部。1987年被评为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至1987年,我国混凝土搅拌设备已基本完成单机产品的更新换代,推动了全行业的技术进步。在随后的几年里,老产品全部淘汰退出市场,节能型新产品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至上世纪末,国产混凝土设备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90%左右,国外产品开始逐步退出中国市场。有数据表明,1995年我国进口混凝土机械产品数量为2740台(套),金额约为2.2亿美元;到1997年,我国进口的混凝土机械产品已减少至812台(套),金额约5300万美元。2004年,国内市场上1200余套混凝土站(楼)中,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山东省建筑机械厂和山东方圆集团生产的产品约占60%;3000多台混凝土输送泵和1000多辆泵车中,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产品约占60~80%。同时,我国的混凝土机械产品还出口到了亚洲、美洲和非洲等许多国家。所有这些都表明,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混凝土机械行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国际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壮大了自身力量,并且正在走向国际市场。

  泵送混凝土虽在我省大部分地区普遍采用,但用于筒仓的滑模工艺仍需谨慎,如何将泵送混凝土工艺运用于筒仓滑模施工中以及如何解决混凝土脱模后的养护问题,增强混凝土的强度,适应混凝土的滑升速度,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科学合理的选择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高耐久性.

  混凝土输送泵要求碎石最大粒径流不大于管径1/3,管道入口坍落度在12—16厘米之间,而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宜10一12厘米之间,由于筒仓滑升高度的变化,管道坍落度损失也在增大,而碎石、砂每批次的含水率,含泥量,粒径直大小也不尽相同,现场24小时温度、湿度也有较大变化,采取了设专人在集中站调整水灰比,控制施工现场配合比,保证坍落度,在输送泵入料口设置铁篦使进入的大块砂石、泥块进行人工挑选,确保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凝结时间的要求,避免了混凝土的离淅现象。对于因碎石颗粒偏小,宜造成砂子泥浆包裹不密,且堵寒管道的现象,严格控制碎石级配,严把原材料入场关。

  混凝土输送泵要想发挥有效输送量60立方米时,输送高度60m,就需要连续作业,施工时采取集中搅拌站拌合,投料由装载机配合,原材料经集中搅拌站准确计量后拌合,再入输送泵车料槽二次搅拌使混凝土能充分拌匀,和易性良好。泵送管固定部分为钢管随仓体滑升,在两仓之间每3m焊接预埋件以固定钢管,仓上工作面内采用橡胶管用90度弯头转向东西两仓,在滑模平台上用人力小斗车接料,以每层300mm连续均匀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有计划地变换方向,即如上一层为逆时针方向,下一层为顺时针方向浇筑,以减少滑升时仓体扭转,钢筋绑扎应及时就位,以避免混凝土不能连续作业发生的堵管现象。在两班交接时,应视气温高低,每隔15—20分钟泵送一次以防堵管。

  簿壁仓体高空养护以往采用挂草袋浇水养护法,既费工又费力,且浇水时容易在仓体表面形成水痕,影响美观,因此选用HS一4混凝土养护喷涂法。该剂是以有机物为主,复合其它无机硅酸盐配制而成,不燃、不腐蚀。当养护液喷洒在混凝土表面时,氢氧化钙与养护液中的硅酸盐作用生成硅酸钙和氢氧化物,硅酸盐是不溶物,能封闭混凝土表面的缝隙,并生成一种坚实的簿膜,阻止了混凝土中自由水过早的蒸发并能有效地防止温差裂纹。

  想了解更多?请登录 https://www.hunningtubeng.com/

  微信咨询:13953895090

  咨询热线:139-5389-5090